汽车摄像头线路板厂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车载摄像头。
随着智能汽车的迅速发展,也带动着车载摄像头应用的数量也不断增多,其市场规模相应提升。车载摄像头,某种程度而言已经成为汽车最为重要的传感器。
目前,部分智能汽车的摄像头可通过人脸识别完成身份认证解锁车辆及启动、人脸支付、座椅调节等功能。随着智能座舱的发展,车载摄像头还可通过人脸识别及手势识别,为车内驾驶员的偏好提供个性化服务。
车载摄像头主要的硬件结构
车载摄像头主要的硬件结构包括光学镜头(其中包含光学镜片、滤光片、保护膜等)、图像传感器、图像信号处理器 ISP、串行器、连接器等器件。其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车载摄像头的结构如上图所示,放置车身外面的,就需要组成完整的摄像头,如果是在车内DVR,不用考虑防水,就可以组装成上面的那种摄像头模组。
上图是我们PCB厂比较常见的汽车上使用的相机模组的解剖。除了最外侧的铝壳以及密封圈和镜头之外,其实中间就是比较简单的几层板的设计,通常包括传感器的sensor板,图像处理器的小板,还包括一个串行器的板。为什么需要串行器,是因为通常相机传感器或ISP的图像数据输出总线是MIPI CSI标准,其特点是高速穿行,但是传输总线距离较短,否则无法保证信号的完整性。
所以在车辆上,电路板厂的同事们需要将其转换成例如GMSL等适合在车上长距离传输的高速总线标准进行传输,所以相机模组内部通常会通过串行板进行总线的转换。另外同轴电缆既可以用来为模组提供电源,也可以传输图像数据。
车载摄像头主要结构介绍
光学镜头:负责聚焦光线,将视野中的物体投射到成像介质表面,根据成像效果的要求不同,可能要求多层光学镜片。滤光片可以将人眼看不到的光波段进行滤除,只留下人眼视野范围内的实际景物的可见光波段。
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可以利用光电器件的光电转换功能将感光面上的光像转换为与光像成相应比例关系的电信号。主要分为 CCD 和 CMOS 两种。
ISP 图像信号处理器:主要使用硬件结构完成图像图传感器输入的图像视频源 RAW 格式数据的前处理,可转换为 YCbCr 等格式。还可以完成图像缩放、自动曝光、自动白平衡、自动聚焦等多种工作。
串行器:将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进行传输,可用于传输RGB、YUV等多种图像数据种类。
连接器:用于连接固定摄像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