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显示技术创新不断,形成量子点、OLED、激光、Mini/Micro-LED等技术共存的局面。而在众多技术中,Mini-LED获得众多企业的青睐,包括苹果、华为、三星、TCL、海信等国际知名品牌均加入Mini-LED战局。
据PCB厂了解,该产业正处于0-1爆发阶段行业周知,Mini-LED具备高显示效果、低功耗、高技术寿命等优良特性,其结合LCD在显示色彩上也能够和OLED媲美,性价比和使用寿命更具优势,是一个满足中高端需求的解决方案,可以一定程度上制约OLED的渗透。
Mini-LED未来具有很长的生命周期,预计Mini-LED背光和LCD的组合与OLED将在未来长期共存,这也会显著的提升LCD产业的竞争力,让这个行业具备成长性。
随着Mini-LED背光技术的提升,华为、TCL、三星、飞利浦、康佳、海信等厂商均推出了Mini-LED背光系列电视产品,企图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随着Mini-LED产品在电视、IT等领域不断渗透,其市场规模也迅速增加。
成本高企难题待解尽管业界看好Mini-LED的市场前景,但其仍面临着成本高企的难题。从Apple发布的iPad Pro产品来看,同样规格OLED技术和Mini-LED技术相比依然保持一定的成本优势,价格较高也影响其推广进程。
“目前Mini-LED进展较慢主要是由于成本较高,终端大部分是各品牌旗舰产品。能否起量更多取决于芯片、基板、驱动芯片等原材料成本的下降情况,预计2022年各终端产品会更加丰富。”相关人员表示。
不过,据PCB厂了解,随着技术的进步,Mini-LED产品价格将呈现逐渐下滑趋势。在12.9吋Mini-LED产品中,其BLU成本占总成本的60%左右。DSCC预计12.9吋的Mini-LED显示屏成本将以每年9%的速度下降到2025年的140美元左右。而BLU的成本则应该以11%的速度下降。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Mini-LED背光产业链液晶已经逐渐成熟,材料、设备的国产化率还是比较高。就LED芯片而言,绝大部分在于国内,境外还有一部分产能。”
据PCB厂了解,从目前品牌厂新品开发进度来看,Mini-LED将率先应用在平板、笔电及电视等终端产品,且用量会相当大,有望带动市场需求全面爆发。中信证券认为,2022年Mini-LED订单能见度高,有望带动产业链各环节相关厂商业绩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