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美国大学生是如何喝可乐的?
听PCB厂小编慢慢慢道来
话说
1982年的某一天
在卡内基梅隆大学校园内
一位名叫戴维·尼科尔斯的
计算机系研究生
正在为一个软件项目
进行紧张的编程调试
忽然之间
一阵口渴袭来
但想到
同学们都爱喝可乐
可乐机又放置在离办公室很远的地方
大多时候都是白袍一趟
即费时又耗力
喝
常常是个梦想
可乐之路过于艰难
燃鹅
作为当时大学里小有名气的编程高手
戴维觉得没必要再忍受这种麻烦
为了一劳永逸的解决喝可乐的问题
戴维微写信给了几位基友
打算通过联网监控可乐机中的饮料状态
一拍即合之下
拉风的人生就此开启
评估需求
远程确定可乐机中饮料的状况,关键在于密切关注其指示灯。可乐机里有六个玻璃可乐瓶。当有人购买可乐时,对应于其中一瓶的红色指示灯会闪烁几秒,然后灭掉。如果某一瓶空了,指示灯就会一直亮着,直到补充饮料。
实现方法
①
为了获取可乐机里的数据
戴维先在机器中安装了一块PCB厂的电路板
用于感知每个指示灯的状态
这块板子上的一根电缆
连接到该系主计算机的网关
而这台主计算机又与阿帕网连接
②
为网关编写了一段程序
每秒可以多次检查
每个饮料瓶的指示灯状态
如果指示灯先灭后亮
几秒后再次灭掉
说明有人买了可乐
如果指示灯一直亮着超过五秒
说明这个饮料瓶是空的
当指示灯再次灭掉的时候
就知道可乐机中有两瓶可乐已经冷却
可以售卖了
③
为了让接入卡内基梅隆大学
本地以太网的任何人
都能实时了解可乐机饮料状态信息
戴维又在主计算机的finger 程序中
添加了代码
可乐机联网功能正式运行后
这个程序就成了
当年喝可乐的标准动作
风靡一时
37年后
PCB厂想
戴维和他的朋友们也未曾料到
曾为了喝一杯热可乐
而打造的小创意
竟然成为如今物联网的鼻祖
也再次印证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
创新源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