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软硬结合板在车用电子地位节节高升,可说是出乎PCB业者原先的想象。主因是当初并没有想到用于手机镜头模块的技术,PCB厂有机会延伸到车用ADAS镜头模块,并进一步吸引车用零组件业者将软硬结合板导入光达等模块产品,摇身一变成为切入高阶车用市场的入门砖。
这块领域目前多半是由中小型业者在竞争,主因为市场规模还不算大,对领先大厂来说并不具规模效益,使得这块市场处于各家厂商激烈竞争的阶段。除了台系中小业者燿华、定颖积极拓展之外,一向高度重视车用电子的日系业者已经提前布局,也积极往中国及欧、美车厂拓展,加上中国业者配合政策全力发展电动车,未来很有可能保持完全竞争的市场格局。
兼具成本优势及设计弹性 未来发展空间大
检视软硬结合板的技术特性,业者认为,软硬结合板刚好处于设计弹性及成本优势上的中间点,因此成为不少终端品牌的设计偏好。举例来说,韩系业者除了手机电池和镜头之外,包括显示器及多个手机模块都导入软硬结合板,相关业者透露,三星电子近期的旗舰新机Note 20,内部外围模块就有一半是采用软硬结合板,使用比重相当高。
不过,这种中庸特性也并不是所有业者都买帐,比方说苹果就是用更高规格的软板提高设计弹性,从iPhone到AirPods系列都积极往脱离软硬结合板路线发展,但这终究是各品牌的设计偏好,并不能完全为软硬结合板未来发展下定论。
尤其在物联网时代,多样化的产品需求意味着在设计方案上的多元性,在轻薄短小的趋势下,终端品牌若要有效放大产品规模,对于成本控制的需求也跟着提高,双重需求的交界不在只是单一的利基点,而是放大成一整片具发展前景的良田。业者表示,若未来各类智慧产品都用到影像感测功能,所需镜头模块市场有多大,软硬结合板的机会就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