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整治压缩供给,2017年电极箔迎涨价。2017年,电极箔价格出现上涨,部分企业价格上浮3%-5%。其主要原因为:环保整治力度加强,导致约30%的污水、废气处理不合格的电极箔企业被关停,供给端转向供不应求,当年供给缺口可达15%-25%。PCB厂小编看到由于供给紧缺仍可持续,而需求保持稳定,预计2018 年电极箔供给仍将短缺约22%,价格有望继续上涨。
供给端:环保政策可持续,供给端弹性减弱。2017年以来电极箔供给出现紧缺,原因一是环保整治力度加强,约30%污水处理不合格的电极箔企业被关停,导致市场缺口达25%。二是被关停的小企业由于环保成本高导致复产意愿低:以一家产能300万平方米、净利率6%的电极箔企业为例,一年的环保支出达270万元,高达净利润的33%。三是主流电极箔企业2018年投产产能有限,导致2018年供给持续不足,缺口仍有约22%。
需求端:铝电解电容器新兴需求亮眼,产能转移加速国内需求增长。铝电解电容器传统需求为冰箱、电脑、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此类产品市场成熟,未来增长依托消费升级带来的对零部件品质要求的提高。而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发电的爆发等对铝电解电容器有较大需求,进而带动了电极箔需求的快速增长。同时,产能向国内转移,提高了国内电极箔需求量的增速:一方面,日本铝电解电容器企业大量转移至国内,提高国内电极箔需求,另一方面,部分日本高端电极箔企业将除新能源用电极箔以外的其他电极箔产量释放给中国企业,增大了国内市场空间。
产业链格局有利于涨价向上下游传导。自上而下层面:2017年电极箔行业在环保关停部分小型企业后,市场集中度提升,国内5家上司公司的市场份额由2015 年的43%提升至2017年的64%,议价能力提升;而铝电解电容器行业市场集中度始终较高,前三大企业市场份额达50%,较集中的卖方市场有利于涨价向下游的传导。自下而上层面:铝电解电容器占终端消费品成本比例低,因此终端厂商的价格敏感性不高,甚至出现了在供给严重短缺时为锁定货源主动提价的现象;而下游终端的提价也扩大了电极箔厂对电容器企业的议价空间,导致价格提升向上游传导路径通畅。
风险提示:环保整治力度低于预期,新增产能增速过快,电极箔企业提价意愿低于预期,其他风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