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169-679

首页>行业资讯 >汽车HDI厂家与大家分析:原材料疯涨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汽车HDI厂家与大家分析:原材料疯涨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2017-09-19 03:10

  随着环保严查,各种原材料价格都在疯狂上涨?这里面都是环保去产能引起的吗?环保部近日表示:这个锅我不背!

那么问题来了,汽车HDI厂家想知道,有多少涨价真的是因为供需变化?又有多少企业借着环保名义在涨价?最终谁来买单?

▍环保部:原材料涨价是市场的供需决定的,与环保无关!

环境保护部9月1日上午召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新闻发布会。在新闻发布会上,环保部门相关负责人答记者问时,回应:大宗商品(具有商品属性用于工农业生产与消费使用的大批量买卖的物质商品)涨价是市场的供需决定的,与环保无关!

路透社:我们注意到,在中央环保督察过程中,有一些市场产品价格出现波动,有行业内人士认为和环保督察有关,请问您对此怎么看?

国家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副主任刘长根:

这个问题分两种情形:

一是在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以后,地方借势借力,切实推动一批依法依规应该解决而平时没有解决的问题,包括山东、四川、西藏和新疆等省份,这方面力度都很大。早应该解决的问题,比如明显违法违规,明显应该关停的作坊、污染源等,这次借势借力解决了。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是鼓励的。当然,我们也希望通过督察,地方能够形成长效机制,不要等督察组去了才行动,要加大平时工作的力度。

第二种情形,一些地方,特别是一些基层党委政府由于担心督察组进驻后发现问题,追他们的责任,所以提前把企业都停了、都关了,影响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可能影响短期的、局部的产品供应,这是乱作为,我们坚决反对。
 

第四批督察进驻前夕,我们得知成都市一些餐馆无故停业的消息后,即请督察组立即与当地政府沟通。成都市高度重视,立即发文明确相关要求,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
 

我记得第一批督察,我们在河南省反馈的时候,就讲到在河南省有的地方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应对督察,实际就是这个情况,我们也及时做了纠正。

环境保护部大气环境管理司司长刘炳江:我想补充一下,现在一些人喜欢以环保的名义说事,环保站在道德至高点,什么事都往环保身上说,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是由市场的供需关系来决定的,是综合原因的,不要总是往中央环保督察和制定秋冬季攻坚往这方面引。

▍环保督察成为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最好理由

堪称为“史上最严”的中央环保督察从去年1月在河北展开试点开始,到去年7月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在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江西、河南、广西、云南、宁夏等8省区展开,随后一发不可收拾,到今年4月份进行的第二轮26+2城市的环保督查,被督查的企业几百万家,环保不合格率高达近七成。在此轮长达近2年的中央环保督察过程中,大量违法企业被责令关停限改,表面看,一方面环保督察关停一部分违规企业,压缩了一定的产能;另一方面,环保督察的限改,要求企业进行环保设备升级整改,加大了企业的环保设备经费投入,造成企业运营成本的增加。这些原因的叠加,给了原材料企业充足的涨价理由。

回顾以往可以看出,原材料企业每次上调产品价格的理由非常一致,都是环保督察加大了企业的环保成本以及生产成本才上调价格的。但业内有人指出,造成原材料价格疯涨的局面,环保督察或许只是一个幌子,它只是为那些原材料企业提供了涨价的借口。据统计,自去年以来,在中央环保督察持续期间,原材料历经了十几轮的涨价,累计涨幅非常惊人,其上涨的幅度大大超出了环保成本的增加。

20种原材料20161-20178月涨幅

从上述涨幅排行可以看出,自环保督察持续的近两年时间里,TDI涨幅达240%、钛精矿涨幅达154%MDI涨幅达153%、丁二烯涨幅达107%。乙二醇涨幅为78.6%、己二酸的涨幅为76.4%、钛白粉(金红石型)涨幅为75%

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几年,原材料行业产能有50%是过剩产能。环保督察要求关停的,都是违规违法的“散乱污”企业,因为这部分过剩产能的存在,长期以来,使产品同质化严重,导致市场低价恶性竞争,严重扰乱了行业的市场秩序,此轮环保督察,给那些合法合规的中大型企业营造了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也就是说,此次环保督察压缩的产能,是本应该关停的,压缩的产能对市场的供给影响并不大。

此外,环保督察还造成部分不规范企业的设备升级改造,相关企业认为,这些都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事实上,多轮涨价,都是大型企业带头涨价,而这些大企业相对比较规范,环保设备升级改造对他们的影响也不大。

▍其实部分原材料行业已经进入寡头格局

在原材料领域,事实上,话语权掌握在大企业手里,许多中小型企业没有话语权。每一轮环保督察都成了大企业的涨价借口。中小型企业因为实力不足,环保设施不全,技术团队力量不强,市场份额不稳定,很难与大企业一起共进退,反而市场份额正在被大企业一点点的蚕食。

例如MDI的龙头企业万化华学,它的每一次涨价,都是在环保的风口上推波助澜。最主要的原因,却并不是环保督察它,而是它拥有MDI产能180万吨,处在龙头的位置,在国内MDI市占率超过50%,具有定价权。它自身的停产检修直接影响到MDI市场的供应,市场由它主导。

再如江苏三木集团,它拥有35万吨环氧树脂产能,占我国环氧树脂总产能的15%左右;30万吨醇酸树脂产能,占我国醇酸树脂总产能的11.4%左右。类似三木集团这样的大企业,它们的一举一动本身就是行业的风向标,掌握着市场价格的主导权,他们的涨价主因并不是环保督察。

同样的道理,以原材料丙烯酸为例,丙烯酸行业产能有324万吨,但经历多年低迷后,截止目前已有84万吨产能长期停产。目前的在产产能也仅有249万吨,我国前三大丙烯酸生产企业分别为江苏裕廊化工、浙江卫星石化和扬子巴斯夫,其合计产能共151.5万吨,占我国总产能的半壁江山。其中卫星石化的丙烯酸产能达48万吨,占总在产产能的19%左右。他们自身的停产检修等活动,会影响丙烯酸市场价格的波动。

在钛白粉领域也同样是寡头格局。龙蟒佰利联、中核钛白、山东东佳等企业产能占了整个行业的半壁江山,每次涨价也都是由这些龙头企业率先发起,其他企业跟进的模式。

赚不赚钱请看这里

龙蟒佰利公司发布2017 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9.6 亿元,同比增长282%;实现归母净利润13.1 亿元,同比增长1742.3%。公司预计1-9 月份实现归母净利润区间为18-19 亿元,同比增长1406.5%。

中核钛白公布2017年上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16.34亿元,同比增长75.07%;净利2.35亿元,同比增长2121.95%。

万华化学发布2017年上半年报,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现营业收入244.3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5.82%;营业利润73.8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3.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61亿元,同比增长255.35%。

卫星石化发布2017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17年1-9月净利润为6.60亿元~7.20亿元,上年同期为9938.69万元,同比增长565.26%~625.74%。

安纳达发布2017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17年1-9月净利润为1.20亿元~1.27亿元,上年同期为1904.85万元,同比增长701.09%~747.82%。

原材料疯狂上涨,最终要消费者来买单

原材料疯狂上涨,要由谁在买单?

原材料的疯狂必然会传导到行业市场,现在各行业生产企业都已经陆续在进行价格调整。这其中小企业受到的影响是最大的,一方面,增大的经营风险;另一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市场机会成本——有单不敢接!

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必然会传导到终端市场,最终每一个消费者会成为这次价格狂欢的最后买单者

 

网友热评

回到顶部

关于深联|深联动态|行业资讯|技术支持

赣ICP备15002031号 赣州深联地址: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钴钼稀有金属产业基地
集团总部地址:深圳市宝安区福海街道展景路83号6A-16-17楼
楼深圳深联地址:深圳宝安区沙井街道锦程路新达工业园
珠海深联地址:珠海市斗门区乾务镇融合东路888号
上海分公司地址:闵行区闽虹路166弄城开中心T3-2102
美国办事处:689, South Eliseo Drive, Greenbrae, CA, 94904, USA
日本深聯地址:東京都千代田区神田錦町一丁目23番地8号Th
电子邮箱:emarketing@slpcb.com

立即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