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AlphaGo成功屏幕了整个朋友圈,除了网络上流传的 “AlphaGo 故意输一局,天网来临,人工智能统治世界”的杞人忧天之外,给大众更现实一点的危机是:我的饭碗要丢了么?然而HDI厂小编关注到,最近在亚洲博鳌论坛上,机器人取代人的话题也是相当火爆。
搜狗CEO王小川这样认为:如果同样一件事情,机器干得比人好,那人就会被机器取代,这是规律和趋势。随着自动化和机器学习的加速,未来人工智能势必会释放人类的一部分体力和脑力活动。王小川认为,处于封闭环境中、且答案都有标准化的岗位最有可能被机器取代。
可能大家都注意到了,机器人开始在很多行业崭露头角。宝马甚至已经开始在工厂中使用大量的ABB机器人进行生产。用人话解释就是,重复性简单劳动、体力密集型标准化劳动更容易被机器取代。比如司机,面对的环境就是有限的,目的就是不撞车,把车开到目的地。但“机器取代人力”这件事常常会被误读,比如说“以后人都没活干了”。活人绝不会被尿憋死,你的工作或许有一天会被取代,但大脑去依然在运转。与其说,科技在摧毁一些某些岗位,倒不如说科技在重塑劳动力格局。正如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所说:“为什么人们要工作呢?人可以更有想象力地去思考未来。”或许我们最应该担心的是,当机器可以供养你的一切,你还会有动力去思考未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