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169-679

首页>行业资讯 >手机无线充线路板之三种无线充电的原理是什么?

手机无线充线路板之三种无线充电的原理是什么?

2022-12-30 09:12

1、电磁感应无线充电——传输距离太短 

  据手机无线充线路板小编了解,随着手机等小型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德州仪器、飞利浦、三星、东芝等公司的推动,电磁感应充电技术成为目前手机等小型电子产品行业应用最为广泛的无线充电技术。 

  顾名思义,电磁感应无线充电技术利用的就是电磁感应原理。对!你没有听错,就是我们中学时学过的那个电磁感应。 

  这个充电系统主要由两个线圈组成: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首先,给初级线圈通以一定频率的交流电,由于电磁感应的作用,在次级线圈中会产生一定的电流,因此能量就从传输端转移到了接收端。 

  将这个原理应用到手机上,则是充电底座内存在一个初级线圈,手机终端内置次级线圈。当手机与充电座靠近,基于电磁感应,在手机接收线圈就会中产生一定的电流,就可以在没有充电线的状态下对手机进行充电了。 

  不过,电磁感应无线充电技术也有着很大的缺点,其中最让人头疼的就是传输距离受限。目前,这种技术的有效充电距离只有10mm,并且如果两个线圈位置没有对准,也很可能会出现问题。 

2、磁共振无线充电——传输距离长、供电效率高,但需要调频 

  据手机无线充线路板小编了解,2007年6月7日,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在《science》上发表成果,称:成功“抓住”了电磁波。他们将铜制线圈作为电磁共振器,传送方送出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后,经过电磁场扩散到接受方,并成功为一个两米外的60瓦灯泡供电。 

  所以,使用这种充电也需要两个装置:能量发送装置和能量接收装置。而实现能量传输的条件就是这两个装置需调整到相同频率。比如两个线圈作为共振器,发射端以10MHz频率振动向周围发散出电磁场,而接受端需要同样以10MHz频率振动,才能实现能量传输。 

  磁振器是由小电容并联或串联而成的大电感线圈组成。相比于电磁感应,磁共振无线充电的传输距离更长、供电效率更高,并且支持一对多的供电方式。不过最大的困难在于:如何使两个电路获得相同的频率,调频是这项技术中最核心的一步。

3、无线电波输电——传输距离可达10米,但效率低

  通过无线电波输电的原理是:将电磁波转换为电流,再通过电路传输电流。 

  据手机无线充线路板小编了解,无线电波输电系统主要由微波发射装置和微波接收装置组成。微波发射装置发射无线电波,微波接收装置捕捉无线电波能量,并随负载做出调整,得到稳定的直流电。 

  理论上,这种无线充电方式传输距离相比电磁感应方式以及磁共振方式都远,可达10米以上;而且也可以实现自动随时随地充电。但是,这种方式也存在很大的缺点,那就是比较低的传输效率

网友热评

回到顶部

关于深联|深联动态|行业资讯|技术支持

赣ICP备15002031号 赣州深联地址: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钴钼稀有金属产业基地
集团总部地址:深圳市宝安区福海街道展景路83号6A-16-17楼
楼深圳深联地址:深圳宝安区沙井街道锦程路新达工业园
珠海深联地址:珠海市斗门区乾务镇融合东路888号
上海分公司地址:闵行区闽虹路166弄城开中心T3-2102
美国办事处:689, South Eliseo Drive, Greenbrae, CA, 94904, USA
日本深聯地址:東京都千代田区神田錦町一丁目23番地8号Th
电子邮箱:emarketing@slpcb.com

立即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