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设计汽车摄像头线路板时,抗干扰的措施有很多,对于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措施,这里结合在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情况加以说明。
(1)电源线设计根据线路板电流的大小,尽量加粗电源线的宽度,减少环路电阻。同时应该尽量使电源线、地线的走向与数据信号传递的方向一致,这样有助于增加线路板抗噪声能力。
(2)地线设计a.数字地与模拟地分开设计时,首先将PCB分区为独立的模拟部分和数字部分,然后将模拟器件和数字器件按照分区布放,A/D转换器跨分区放置,在电路板的所有层中数字信号只在汽车摄像头电路板的数字部分布线,模拟信号只在模拟部分布线,将统-地分成为模拟地和数字地部分,在A/D转换器下将模拟地和数字地部分用最短的线通过一点连接起来。b.接地线尽量加粗可以增加电路板抗噪声能力,一般要求能通过三倍于印制板上的允许电流。e.尽量避免环形接地回路,特别是多级电路的情况下。因为环形接地容易受到磁场感应干扰,也可能存在电位差引起的干扰。
(3)时钟振荡电路、特殊高速逻辑电路部分应该用地线屏蔽起来,降低对周围器件的影响。石英晶体振荡器外壳要接地.时钟晶体振荡器要靠近相应的IC芯片,时钟线要尽量地短,不要引的到处都是。
(4)一般在电源输人端跨接10~100yF的电解电容(如果可能,接100F以上的更好)。单片机或者IC元件.如果有多个电源、地端的话,应该在每端都加一个0.01puF的去耦电容(选高频信号好的独石电容或瓷片电容),如果空间不够,也可以几个芯片布置一个1~10pμF的钽电容;对于抗噪声能力差的器件如RAM.ROM等存储器件,应该在芯片的电源线和地线之间直接接入退耦电容。另外还应该使电解电容远离发热器件(如大功率电阻、热敏电阻、变压器、散热器等),电解电容与散热器间隔最小为10.0mm,其它元件与散热器的最小间隔为2.0mm。
(5)任何信号线本身不要环形布线,如果实在不‘可避免,那么要保证尽量小。对于信号线与回流线形成的环路,也要尽量做到环路面积越小越好。另外信号线(特别是数据线,地址线等关键信号线)最好不要太长.尽量不要引到印制电路板之外,如果不能避免,那么要保证不要引到机箱外。
(6)关键线要尽量短并且粗,并在两边加上保护地。在实际设计时,对于串行通讯线就是采用这样的方式,按照地线--通讯线-地线的方式引出,大大提高了通讯的可靠性。
(7)尽量不要使用IC插座,因为IC插座有较大的分布电容。所以在选用芯片(特别是可编程器件)时,应该选用在线编程的芯片,或者直接将芯片焊接在汽车摄像头线路板电路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