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厂PCB是绝大多数电子设备产品必需的元件,下游应用领域覆盖面广泛,涵盖通信、计算机、航空航天、工控医疗、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根据Prismark统计的数据,2016年全球PCB 产值达到542.07亿美元,2017年增长率有望超过7%,超出原有预期。我们认为,这主要是由于高端智能手机和汽车电子的需求较为旺盛、PCB新技术持续发展和全球经济复苏等原因。
产业转移趋势明确,内资PCB企业加速崛起
根据Prismark 的数据,2008年至2016年,我国PCB行业的产值全球占有率稳步提升,2016年达到50.04%,PCB第一大生产国的地位不断稳固。从产能规模的角度,2008年至2016年,我国PCB行业产值从 150.37亿美元增至 271.2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7.65%,远高于全球整体复合增速的1.47%。从产权角度分析PCB产业转移更有意义,2016年内资PCB企业平均年增长率达到13.5%,领跑全球,而台资和日资厂商均出现负增长。我们认为,内资PCB 厂商增速领跑全球的主要原因有:(1)区位优势;(2)进取精神;(3)资本市场支持。产值角度,内资PCB企业2015年全球占有率为12.73%,产品结构方面高端产品的比例也偏小,因此我们认为仍有相当的成长空间。
新兴需求刺激行业成长
(1)根据新华社从工信部获得的消息,2018年6月有望出台5G商用或接近商用产品,5G时代脚步日益临近。通信领域PCB 产品的主要应用方向有无线网、传输网、数据通信和固网宽带。与2G-4G 通信系统相比,5G会更多的利用3000-5000MHz 以及毫米波频段(28GHz 和60GHz),同时要求数据传输速率提高10 倍以上,因此对于高频高速PCB的需求将会大大增加。
(2)汽车电子化水平日渐提高的趋势已十分明确,给PCB板带来坚实有力的需求。根据Prismark 数据,2017年汽车PCB 市场整体规模约40亿美元,增长率约10%,后续仍受智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两大热潮的带动。
(3)根据IDC的预测数据,全球HPC市场规模将从2015 年的231.21亿美元增长为2019年的314.0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8.0%。我们认为这将驱动高层数、大尺寸、高纵横比、高密度、高速材料等PCB技术的发展。
供给侧改革叠加环保监管,利于行业集中度提升
PCB企业的成本对上游主要原材料电解铜箔、玻纤布、合成树脂、半固化片等的价格较为敏感,涨价效应将对PCB公司的毛利率产生较大的压力。同时我们认为PCB产业链整体作为高污染行业,在环保的强监管压力下大批中小企业有可能会退出游戏,原材料价格将长期处于高位,产业链整体供需失衡的局面将会持续,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利好行业龙头企业。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出现整体下行;
PCB行业由于上游材料涨价毛利率大幅下滑;
PCB企业由于环保监管出现停工或限产情况;
5G 商业化进展不及预期;
汽车电子、高性能HPC 整体增长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