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被业界普遍认为完全放弃毫米波雷达,而采用纯视觉方案的T公司在自家的新车型重新安装毫米波雷达。一石激起千层浪,业界普遍将毫米波雷达视为ADAS汽车进阶的必选方案。
首先我们简单的了解一下什么是汽车毫米波雷达,然后再通过实物拆解详细了解
汽车雷达线路板是如何工作的。
我们知道,最传统的汽车其实就是纯机械装置,其所有的应变操作都是由人发起的,而人的反应全部来之于对环境的观察与感知,看到行人踩刹车,感觉冷了开空调。而在ADAS汽车发展中,单纯的依靠驾驶员的感知应变就显得太“笨拙”,人类由于自身生理的局限而无法对很多环境变化做到快速“感知”,从而也无法“及时”与“正确”的判断与操作。汽车的“感知”器件正是帮助我们弥补人类自身缺陷, “快速、准确”的采集环境变化信号,从而能够将这些信号传到汽车的“大脑”进行“判断、决策”,最终全面解放驾驶员的“眼、手、脑”。
在当前ADAS感知方案中,主流的器件有摄像头视觉方案及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的感知方案三种。以下是三种感知器件的优劣性:
在传统毫米波雷达中,由于其识别准确率相对较低,且缺乏高度信息,因此毫米波雷达一直是作为辅助角色,然而随着4D毫米波雷达的兴起,其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了毫米波雷达分辨率低、缺乏高度信息的缺点,加之其本身不受天气环境影响,穿透能力强等优点。因此,业界认为毫米波雷达将成为ADAS感知中必不可少的主力产品。
下面我们就以最新的4D毫米波雷达为例,了解毫米波雷达PCB如何起到信号收发的功能。如下图示,毫米波雷达主要由以下四部分组成,分别是数字接口板及结构件、射频天线PCB、屏蔽罩和雷达天线罩。
其中我们PCB主要为数字板及与射频天线板。数字板在信号经过射频板完成基本转换之后,会对射频板收集的信息进行计算,以确定被探测物体的距离、速度、角度等信息。
汽车雷达PCB大多4-6层,采用不同等级低损耗材料,在设计与加工工艺上无明显特征属性。因此,今天我们重点讨论射频天线PCB。
与其他普通PCB起到的信号传输作用不同的是,毫米波雷达天线PCB是作为一个信号接收/发射单元的存在。因此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雷达性能的好坏。从以上射频PCB的图片我们看到,其关键组成部分就两个,一个是由PCB表面线路及pad组成的馈电线路和发射/接收天线,另外一个则为MMIC,即毫米波芯片。其整体工作过程如下所述:MMIC调制毫米波信号,通过PCB馈电线路网络传输到PCB表面的pad天线后向空中传输毫米波信号,同时接收天线接收空中毫米波,通过馈电网络由毫米波芯片进行解调,最后将解调信号送入信号板中进行计算。相比于传统毫米波雷达天线PCB只在水平方向设置天线,4D毫米波的发射/接收天线可通过MIMO技术形成虚拟通道,从而探测高度方向上的信息。上图我们从MMIC可看到每个芯片都为3发4收天线,共4颗芯片级联,也就是整个PCB共包括12条发射天线和16天接收天线。
于电路板厂而言,不断研发和创新汽车雷达线路板技术,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和集成度,不仅是满足市场需求的必然选择,更是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同时,与汽车制造商紧密合作,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共同推动汽车雷达技术的发展,也是电路板厂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