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产业链
电路板厂的上游行业为电子基础材料制造行业,原材料主要为半固化片、铜箔、铜球、金盐、油墨、干膜等。原材料占PCB成本的60%左右,其中覆铜板占材料成本的大约 37%,所以覆铜板是PCB最主要的成本。覆铜板由铜箔、玻纤布、油墨等制成,铜箔占覆铜板成本的 30%(薄板)和 50%(厚板),玻纤布占覆铜板成本的 40%(厚板)和 25%(薄板)。
行业特征:
(1) 定制化程度高
PCB 在使用时的场景、产品、性能、材料、面积等各方面均有非常大的差异,导致不同 PCB 在所使用的元件种类、连接线粗细、布线密度等方面也有非常大的变化,所以不同 PCB的差异化程度非常高,一般没有两块相同的 PCB,这就要求 PCB 企业具有非常强的定制化生产能力。
PCB 行业虽然具有一些通用的基本工艺,但最重要的是根据基材厚度和材质、线宽和线距的精度要求、设计结构和生产规模以及客户指定的其他专门要求,确定不同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正因为 PCB 行业具有非常强的定制化特点,所以客户更换 PCB 供应商具有较高的成本,所以客户通常愿意保持价格的稳定以便获得稳定的 PCB供应,所以 PCB 产品的价格弹性并不大。
(2) 规模化效果明显
PCB 的定制化特点导致 PCB厂商的效率通常随着规模扩大而下降,所以 PCB 行业是一个参与者众多的行业,行业竞争格局非常分散。根据 Prismark 的统计,2017年全球第一大PCB 厂商为台湾地区的臻鼎,其 2017 年营收为 35.88亿美元,在全球 PCB行业的市占率也仅为 6.10%,而前十大 PCB 厂商的市占率仅为 33.51%,供给格局非常分散。
(3)行业盈利不靠技术水平,依靠成本管控
由于技术差异并不大,成本管控能力为就成为PCB企业盈利能力差异的最关键因素。成本管控体现在公司经营的方方面面,直接取决于公司的管理水平,需要从细节做起。
在 PCB 的成本构成中,直接材料成本占比通常达到 60%左右,直接人工成本占比通常达到 15%左右,制造费用成本占比通常达到 25%左右。但直接成本中的覆铜板企业具有很强的话语权,所以 PCB企业的降成本主要通过降低制造和劳动力成本来实现,其中降低制造成本主要通过自动化来提高生产效率和良率来实现,降低劳动力成本主要通过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来实现。